Prince2项目管理体系

概述

PRINCE是PRoject IN Controlled Environment(受控环境下的项目管理)的简称。类似PMP一样,是3大项目管理体系之一。PRINCE2 使用一系列的过程 来描述一个项目在何时发生了什么。这些过程涵盖了从项目开始到项目结束的所有活动,可以根据个人的需要对其进行缩减和调整。

基本概念

  1. 项目:项目是俺早一个被批准的商业论证,为了交付一个或多个商业产品而创建的一个临时性组织。与正常经营相比,有以下特征

    1. 变革性
    2. 临时性
    3. 跨职能性
    4. 唯一性
    5. 不确定性
  2. 项目管理是对项目的各个方面和利益相关方的动机进行计划、授权、监督、和控制;从而在预期的时间、范围、质量、成本、风险、收益等各项绩效指标范围内,实现项目的目标。
  3. 组织能力

    1. 初始级
    2. 可重复级
    3. 定义级
    4. 管理级
    5. 优化级

7大原则

  1. 持续的业务的验证
    1. 项目的开始要有一个合理的理由
    2. 这一合理性应被记录并批准
    3. 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这一合理性应保持有效,并持续对其进行验证
  2. 吸取经验教训 (吸取经验教训贯穿在整个 PRINCE2 之中)
    1. 当准备一个项目时应该回顾以前的或者类似的项目,看看吸取的经验教训是否可以应用。
    2. 当项目进展时项目应该继续学习。所有的报告和评审都包含经验教训。
    3. 当项目结束时项目应该传递经验教训。
  3. 明确定义的角色与职责
    1. 支持目标并确保商业投资能提供投资价值的“商业”发起人
    2. 在项目结束后,将使用产品来获得期望收益的“用户”
    3. 提供项目所需资源与专业技能的“供应商”(可以是内部的或外部的)
  4. 按阶段管理
  5. 例外管理 (PRINCE2 通过定义项目的指导层、管理层和交付层、明确定义这 3 个层次所要承担的责任,建立合适的治理。)
    1. 通过设定每个层次计划目标的 6 个绩效指标的容许偏差
    2. 建立控制,这样,如果预测将突破容许偏差,就应描述为例外情况,并立即向上一级管理层报告,决定项目如何继续。
    3. 实施保证机制,这样,各级管理层对有效控制抱有信心
  6. 关注产品(PRINCE2 项目关注产品的定义与交付,特别是产品的质量要求。)
  7. 根据项目剪裁 (根据项目的环境、规模、复杂性、重要性、团队能力和风险,剪裁 PRINCE2。)

7大主题

  1. 商业论证 - 为什么
  2. 组织 - 谁
  3. 质量 - 什么
  4. 计划 - 如何、多少,什么时候
  5. 风险 - 如果...将会怎样
  6. 变更 - 影响是什么
  7. 进展 - 现在在哪,要去哪,是否应该继续

7大流程

  1. 项目准备流程
  2. 项目指导流程
  3. 项目启动流程
  4. 阶段控制流程
  5. 产品交付管理流程
  6. 阶段边界管理流程
  7. 项目收尾流程

7大主题细化

商业论证

项目从一个被人为对相关组织具有潜在价值的想法开始。

商业论证的目的,是简历一种机制来判断项目是否是可取的,可交付的,可实现的,为是否对这个项目进行(继续)投资的决策提供支持的手段。

Prince2项目交付以产品为形式的产出,这就导致了业务发生改变,这些改变为成果。这些成果实现来收益,从而为项目提供业务验证。
例子:
产出:新的销售系统
成果:销售订单的处理速度加快,处理过程的准确度提高
收益:成本降低来10%,订单数量增加15%,年收入增加10%

项目要有价值

组织

Prince2将干系人、利益相关方分为3个主要类别

  1. 商业:项目产品应满足某种商业需求,证明投资的合理性和投资的价值。在prince2中,项目总监的角色负责商业方面的利益。
  2. 用户:项目完成后,他们将使用项目实际产出的价值与收益;项目的产出对他们有影响。
  3. 供应商:创建项目产品将需要特定技能的资源(不一定是指外部供应商,更多指落地实施的人员)

项目管理结构中定义了4个层次。

  1. 定义层:公司、项目群管理层:高层:负责批准项目,确定项目总监,项目容许偏差;如果可能,这些信息记录在项目任务书中
  2. 指导层:项目管理委员会:
    1. 批准项目主要计划与资源
    2. 授权或预测阶段将要超过阶段容许的偏差
    3. 批准阶段的结束,授权下一阶段的开始
    4. 与其他利益相关方沟通
  3. 管理层:项目经理:在这顶范围内,关注时间、成本、质量、范围、风险、收益绩效,确保项目生产所要的产品
  4. 交付层:小组经理:负责在特定的时间、成本内交付适当质量要求的模块与产品

质量

质量:产品、服务、流程、人员、组织、体系或资源都有一套固定的特性,质量就是这一固定特性满足相关需求的程度
质量管理:用来指导和控制组织质量的相关协调活动

  1. 质量控制QC:更多指项目人员使用的运营技术和活动
    1. 检查产品是否满足标准:如:质量检查,测试,评审,
    2. 识别令人不满意的绩效原因的方法:如:吸取经验教训,引入流程改进等
  2. 质量保证QA:独立于项目,提供了一种检查,确保项目指导和管理适合于项目特性,并遵循公司和客户相关的管理标准和政策。

计划

计划确定:什么、合适、如何、谁;使得项目成员理解

  1. 需要交付什么产品
  2. 风险
  3. 定义范围的任何问题
  4. 需要的人员、设备和资源
  5. 活动和事件应发生在什么时候
  6. 目标(时间、成本、质量、范围、收益和风险)是否可以完成

例外

风险

  1. 过程:识别、评估、计划、实施
  2. 策略:规避、降低、转移、接受(包含准备应急计划)

变更

  1. 强调变更跟踪与管理

进展

  1. 报告(状态、进度、偏差、例外)
  2. 总结

版权声明:
作者:winfred
链接:https://www.xyzliving.com/prince2/
来源:简念生活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 <上一篇
下一篇>>